您的位置: 首页 > 美食资讯 >

十斤肉放一斤糖,甜到骨子里就是无锡

131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2-05-22 10:34:00    

无锡对甜的狂热远近闻名。

最有名气的无锡小笼、酱排骨、个个都甜到骨子里。

《舌尖1》里一句“白糖占到排骨重量的十分之一”找不到感觉,但换成十斤排骨一斤糖就让外地人不自觉喉头一颤。

无锡普通人家里的糖罐和被糖淹没的皮蛋

炒青菜不加糖没法吃。就连看起来红彤彤的水煮肉片也是甜的。

要一碗拌馄饨,本来酱汁调得好好的,咣当一勺白糖放下去,向你证明“醒醒哥/姐们儿,你在无锡呢!”

想来碗面爽爽口,甚至用来配面的雪菜也是甜的。

你以为这就是无锡的终极,但连部分无锡人都接受不了的菜猪油一下就能击垮你的心理防线。

荠菜、猪板油、糖,咸中带甜,咸甜交融,夹带着猪板油的醇厚,那滋味真是不好描述。

北方朋友以前看到无锡菜的图片都要大喊一声丧心病狂,但被强拉着吃了一次,细嚼甜味背后藏着的咸和鲜,感觉“好像也还可以”。

吃了一桌没有过度处理的太湖湖鲜后,就对无锡喊出了“我可以”。

虽然只是个体实验,但也可以侧面证明无锡并没有外地人认为的那样只是单纯的齁甜。这个自古以来的江南富庶地,对美食的创造力远超你想象。

甜出头咸收口

无锡的甜,爱的人会懂

美食家汪曾祺曾对无锡下了一个极为过激的评语。

“都说苏州菜甜,其实苏州菜只是淡,真正甜的是无锡。无锡炒鳝糊放那么多糖!包子的肉馅里也放很多糖,没法吃!”

一句“没法吃”让无锡人真的很委屈。

在外地人看来,除了太湖湖鲜,锡帮菜都是甜口的,但其实里面的口味差异大得很,一道菜放不放糖、放多少糖始终在变化。

即使是传统甜口菜,也并不是傻甜,而是咸甜、鲜甜。这一点从家家都会烧的酱排骨就能尝出。

选用一年左右、约160斤的太湖猪,取其肋排。

先盐腌,然后与各种香料、调味品一起小火长时间焖烧,炖得极烂,摆盘后再浇一勺浓稠汤汁。

入口时只觉得甜,但再咀嚼两下,酱料的咸和肋排的香悄悄地在嘴里蔓延开来。吃到最后嗦嗦骨头也许还能尝到盐腌时留下的咸。

加大量的糖,无非是为了上色以及让肉更加美味罢了。

认识一座城从早餐开始

不吃小笼真的白来

/ 无锡小笼馒头 /

据相关统计,无锡小笼馒头店有9530家,超过苏州和常州的总和!

无尽的热爱让无锡的小笼美味程度百年未曾消减,《舌尖1》就曾专程来此拍摄。

肉馅里自然加了不少的糖,又甜又鲜。手打上劲,十分扎实,撑得薄皮鼓当当立着。

不过最关键还是那一汪包裹着的汤汁。肉冻和肉丸一起包入上笼蒸,肉冻逐渐溶解并吸收肉的醇香,在蒸汽中煮出了一包浓稠汤汁。

进嘴的第一秒,香气就蔓延开了。

而到了每年9月,上过《舌尖》的蟹粉小笼就会让无锡人疯狂。

现拆蟹粉熬熟,与蟹黄油按黄金比例放入鲜肉馅心。不封口,上桌时还顶着嫩黄帽子。

内馅里蟹黄蟹膏蟹油完美融合,就一个字,鲜!

/ 无锡馄饨 /

小笼+馄饨是无锡早餐的黄金搭档。

到了夏天,没有汤的拌馄饨成了餐桌上的主角。

拌料讲究咸中带甜,一定要加糖,但主基调依旧是酱油的咸鲜。

能否把握好酱油和糖的比重也是这家店是否还能在无锡生存的关键

/ 无锡面 /

一碗早面,已经融入到无锡人的血液当中,清晨五点钟起床去吃个头汤面是常事,配一碗黄酒更是神仙不换的惬意。

汤面、拌面、红汤、白汤、宽汤、紧汤、过桥、底浇、断生、透面、免青、重青……各式花样都有其忠实粉丝。

面里加猪油加酱油加糖是正常操作啦。

小吃是城市美食的灵魂

无锡的鲜让人难以忘记

/ 玉兰饼 /

玉兰饼,糯米皮裹住肉馅儿,在平底锅煎烙。

做法简单,但味道真得不一般。外层糯米煎炸得极为酥脆,咬下去有咔哧的声音。

里面包着的馅料有很多种,但最经典一定是肉馅,搅打得极为扎实,一如既往的咸甜口。

糯米皮里也藏着满满汁水,吃时候要小心。

/ 豆腐花 /

无锡豆腐花有甜咸两种口味。

口味是咸中带一点点甜,再加上多多的葱花、紫菜、虾皮、榨菜末……给外地游客的味蕾做一次心脏复苏。

/ 梅花糕 /

梅花糕以其造型似梅花而得名,味道一般有四种,咸口的鲜肉馅,甜口的豆沙、芝麻馅,以及极富特色的菜猪油馅。

/ 鸡子大饼 /

发酵过的老面面团,裹上猪板油和少量葱花,在油锅里炸到膨胀。等到一面发黄,把搅碎的鸡蛋液倒进油锅,将油饼翻个身盖在鸡蛋上,炸透以后捞出沥油。

热量爆炸,但香气也爆炸。食量大的会多加个鸡蛋上去,厚实的一个拿在手里无敌满足。

许多人因为网上各种的“齁甜”评价拒绝了无锡,但自己去过一次之后,发现这里的甜其实是有层次的。虽然并不能像当地人那样大快朵颐,但少少品尝还是可以的。毕竟吃甜是件很开心的事。

不过完全不能吃甜的朋友还是等到9月开捕之后去吃太湖湖鲜吧,紧邻的江阴可以一起打卡。
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