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首页 > 美食资讯 >

“美食家”和“吃货”之间,隔了一份天赋

125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2-06-01 16:30:14    

中国人有句古话:民以食为天。其实,这句话放到全世界来看,也是适用的。

不同国家、不同民族,都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,这些流传几个世纪的美食精髓,比那文绉绉的历史书更多些烟火气,仿佛将一个国家的过往,娓娓道来。

在源远流长的美食史中,有人能够引领一个时代的品味;也有人勤勤恳恳将美食做到极致,更有些人不问世事,只求从食物中叹出不一样的情愫来……

“吃货”和“美食家”,到底有什么区别?

大众都喜欢美食,但有所不同。通常,我们将这些对美食尤其执着的食客,称为“吃货”,意指“最爱吃”和“最挑剔”的美食爱好者。

除此以外,还有一种人,他们不仅喜欢吃各类美食,并对美食有一种独特的向往和追求,是有品位的美食爱好者,堪称“美食家”。

不妨听听这两个故事,看看“吃货”和“美食家”会有什么不一样?

分享一个故事…

A说他有一次去西班牙,特意驱车两百公里跑去萨拉曼卡,在当地农庄吃到精炼48个月的顶级伊比利亚生火腿。他意犹未尽地说,看着厨师用专用刀具切下薄如蝉翼的片片火腿,配着曼彻格奶酪和05年的梅多克红葡萄酒入口。

霎时间,肉质中若隐若现的松露芬芳、红酒浓郁和奶酪香甜一起在口中爆炸,风味绝妙。他脸上带着微笑,喋喋不休地继续讲述一些细节。比如做伊比利亚火腿用的黑蹄猪终生只能吃松露,05年对梅多克红酒来说是多么好的一个年份,奶酪边缘的锯齿来自芦苇草的包扎……

B有一次出差去哈尔滨,看到对面乘客拿出一碗方便面,灌好热水搁在桌子上,拿本杂志压着。他坐在对面,看着水蒸气从纸盖边缘升腾而起,还能闻到调料包缓缓化开的香气,肚子突然咕噜一声。三分钟以后,对面乘客拿开沾满水汽的杂志,一把将纸盖子撕开,放进两片哈尔滨红肠,还买了一个茶叶蛋,然后吸溜吸溜地就着面条吃,吃得满头大汗。

B看得痛不欲生,恨不得把叉子抢过来自己吃一口,毕竟,没什么比冰天雪地里一碗热腾腾的面更有烟火气了。

这是美食家蔡澜先生曾经分享过的故事,也是“吃货”和“美食家”的故事,A正代表了美食家,而B代表的正是吃货。

虽然“吃货”和“美食家”都是对美食有着浓郁兴趣的人,但如果深究的话,其实他们之间还有着微妙的不同。

美食家的重点往往不是吃食,而是品味。他们喜欢对食物进行艺术品般的鉴赏,鉴别其食材,品评其技法,细咂其色香味,甚至还要讲讲它背后的一段历史典故,将其升华到文化高度和精神境界,还能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出来。

相比之下,吃货则要平民得多,吃货是直率且直抒胸臆的,对他们来说,“吃的”终极目的是那一瞬间落肚的幸福感,所以他们不挑剔,不深究,很容易就会被眼前的美食所感动。

都爱美食,只不过“吃货”着重的是“吃”,而“美食家”看重的是“食”,虽然仅一字之差,内里蕴含的境界可是差之千里。

从“吃货”到“美食家”,是一份“天赋”的距离。

宁财神在非诚勿扰上说过一句话:你觉得一个人吃过很多家店的东西更有说服力;还是一个人支持过一家店,但是每样菜都细细品味过更有说服力?我相信后者更具有说服力。

为什么?“美食家”之于“吃货”,差的不是热爱美食的心,而是热爱钻研美食那股韧劲。喜欢吃的人,嘴巴都很刁,或者说是对食物气味、味道、口感、温度等极其敏感,对食材有着自己的追求和理解。

所以,对“美食家”而言,只会品尝食物,这是远远不及格的,还得懂厨艺、懂文学,若是上天再赐予你一颗感性的心,凭这点天赋,才能体会出不同食物的层次感和丰富度。

相关文章